学术活动   NAVIGATION

设计形态学:设计学建构之新范式

时间:2025-03-08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葛润阳 上传:

报告题目设计形态学:设计学建构之新范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019 研究成果巡讲)

报告人:邱松

报告人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报告时间:2025.3.1014:00

会议地点:南京工业大学厚学楼101(阶梯大教室)

举办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报告人简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北京设计学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国际设计管理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资深会员。研究方向:设计形态学研究与应用;设计创新与品牌战略。教学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北京市和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以及精品课程、教材,优秀教学团队等奖项。主持或参与纵向、海外、横向科研项目六十多项。设计作品入选国际、国内设计大展,并荣获设计大奖数十项。

报告摘要:设计学可谓是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的学科,其独特性和重要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设计的核心是为人类服务:从最初只为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需求和难题,逐渐扩大到如何协调人与物(造物)、人与人(社会)、人与环境(生态)、乃至人与未来(趋势)的关系……。由于设计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导致其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也更加多元与交叉,于是,设计的重心便逐渐从“创新”转向于“协同”,最终融为“协同创新”。而设计研究之重心也从专注于“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巧思与妙用,逐步上升至“道”(指导实践的理论方法)的研判与运筹。

设计形态学是通过研究形态的生成规律、原理、本源以及与人的关系,来启发和促进协同创新的学科。尽管设计形态学与设计学一脉相承,但它并非是设计学的细分与深化,而是其拓展与延伸。况且,设计形态学在多学科交叉方面更具优势,只需通过“形态研究”这一学科“交叉点”,便能顺利与其它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并实现协同创新。 因此, 更确切地说,设计形态学应该是设计学建构之“新范式” !

“设计形态学”是通过研究形态生成的规律、原理和本源,以及形态与人的关系,借以启发和促进协同创新设计的新兴学科。 该学科以“形态研究”为核心,分别从设计形态学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系统阐述了设计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思维范式、方法论、知识体系,及其协同创新模式,并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通,完整地建构了设计形态学理论体系。 本次演讲将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解析, 深入浅出地阐明设计形态学的思维与方法, 以及设计形态学研究与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并获得更多启示。

审核:张健健


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