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NAVIGATION
脉冲电场治疗技术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报告题目:脉冲电场治疗技术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报告人:姚陈果教授
报告人单位:重庆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4月10日(周四)14:30-15:30
会议地点: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416报告厅(崇德楼D座416)
举办单位: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姚陈果,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评重庆大学优秀教师称号。担任生物电磁医疗高端装备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极端电磁脉冲生物效应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重庆金凤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兼任中国核学会脉冲功率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电磁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测试技术及仪表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电磁脉冲生物医学效应及其高端医疗装备、高重频全固态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电气设备状态感知与在线诊断等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6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5年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报告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为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多次强调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的迫切性。电磁与医学的学科交叉是实现“医工融合”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已将生物电磁技术纳入电气工程二级学科目录,足见电气工程与生物医学交叉在未来电气学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本次报告以脉冲电场治疗技术为代表介绍电气工程学科在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变革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报告首先介绍了脉冲电场医疗发展历程以及将脉冲电场引入癌症治疗中的新思路。其次,介绍了团队围绕临床需求不断更新迭代脉冲电场技术,优化脉冲治疗策略,逐一解决临床痛点问题,研制出新一代脉冲电场肿瘤治疗设备—微纳刀,并顺利通过了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在清华长庚医院开展了国际首例局麻下肝癌消融临床试验,疗效显著。目前已在浙附院、广州复大等多家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最后,展望了脉冲电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审核人:薄翠梅